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介绍 > 研究团队 > 教师团队 > 正文

杨晓光 教授、博士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6-16 】

杨晓光教授——籍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工学博士,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第一届全国统考考入同济大学先后攻读土木(路桥)工程本科、交通工程硕士、智能交通系统博士(期间1994年-1996年受国家教育部选派,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联合培养);201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带头人之一、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PI),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室主任。主攻交通系统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杨晓光教授是我国早期开始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两领域的研究者及开拓者,创立了 “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开创了交通工程学2.0、“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系统”和“复杂条件下基于数据的多模式交通协同控制/管理/服务/决策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创建了“未来城市与交通联合实验室”,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地引用和应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培养博士70人/硕士160余人、博士后10人,获得上海育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上海市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教学名师等。

兼任教育部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交通工程教学分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计划”专家组专家;中国公共交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道路交通优化与控制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科技委交通工程(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讲座教授、重庆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等;多个城市的交通顾问及《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编委主任、《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系统与信息工程》等编委。国际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Network Reliability”)委员。

Email:yangxg@tongji.edu.cn


教育经历

本科: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1978.09~1982.07);

硕士: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1985.03~1988.09);

博士: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方向(1992.09~1996.09);

(期间:东北师范大学赴日本国留学预备学校学习(1993.09~1994.09);教育部选派,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继续攻读交通工学博士学位(1994.09~1996.09))


工作经历

同济大学路桥工程系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1982.07~1987.12);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研究室讲师(1988.01~1993.12);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研究室副教授(1994.01~1999.06);

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1997.01~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副主任(1998.01~2000.03);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教授、博导(1999.06~2000.03);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2000.03~2014.11);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2000.03至今);

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4.01-2014.06)


社会职务

○教育部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专家;

○住建部城市交通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资深委员;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道路交通优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交通工程(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

○多省市的城市交通顾问等;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Network Reliability” 国际会议委员会委员、《交通信息与安全》编委会主任、《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多个学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