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介绍
4月4日00:30许,一辆翼J牌大货车在G15沈海高速行驶过程中,一右后侧轮胎脱落在行车道上,00:48许,辽B牌大货车行至该处紧急避让脱落的轮胎时,失控冲过中央隔离带与对向行驶的沪D牌大客车相撞。沪D牌大客车后方行驶的两辆大货车避让不及发生追尾碰撞。经调查,上述车辆驾驶人均无毒驾、酒驾,涉事车辆均无超员、超载、超速失控,大货车驾驶人排除疲劳驾驶嫌疑。目前相关调查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事故现场
教授访谈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晓光教授走入约见演播室,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王宏雁教授也在线参与了讨论
该事故是偶发个案,还是早已埋下隐患?
杨教授认为,整个连环事故的发生虽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货车轮胎的脱落是一个包含时间与空间的过程,不会瞬间发生。各种因素导致轮胎脱落后,其处于暴露状态,再加上后方有行驶的车辆,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后方车辆若距离较远,会更容易采取避险措施。杨教授强调,该事故的发生虽然小概率事件,但很值得我们汲取教训,在事故中挖掘细节。
在这次事故中,可以汲取哪些教训?
杨教授提出,首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特别在长途运输高速运输的情况下,对于车辆可能发生的各类故障应采取相应保障措施,例如预先保养等。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车辆,尤其是大货车,需要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管理与管制,来进行进一步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其次,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大客车和大货车究竟在哪个车道上行驶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这次事故中的每一个过程都值得做文章,需要挖掘每一个细节为之后的预防工作打基础,魔鬼在细节之中。
通过智能交通的方式,未来有没有可能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杨教授认为减少事故的发生,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我们现如今推进的很多技术都大有可为,比如自动驾驶,货运交通、大货运交通的列车化管理,车联网(车辆与车辆的联网、车辆内部的物联网)等。除此之外,杨教授指出,发生事故以后,智能交通还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来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比如这次事故的救援仅封路就长达九个小时,阻塞与延误可能带来很多损失。如果可以第一时间救援,那么生命与财产的损失都会减少。
王宏雁教授分享内容
王宏雁教授认为,货车轮胎脱落的原因多种多样,轮胎脱落后货车的稳定性变差,可能导致车辆失稳。脱落的轮胎会造成后方车辆的紧急避让,严重影响其行驶,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王教授指出,脱落并被抛射出去的轮胎动能巨大,危害力可想而知。面对危险袭来,不同驾驶人的躲避措施不同,遇到紧急情况最稳妥的措施是首先要制动。在沈海事故中,若驾驶人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可能不会造成连环事故。针对此次事故,王教授给出三点建议:第一,车辆要做好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更换合格的轮胎。第二,在行车上路前,尤其是长途营运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第三,加强司机的安全教育,提高驾驶的经验和技能。
采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