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优秀毕业生|王一喆:九年同济生活样样出彩

【来源:同济交通研究生会官方公众号 | 发布日期:2020-06-13 】

王一喆,中共党员,2011级同济大学交通工程本科,辅修复旦大学金融学,2015级同济智能交通专业直博生。曾任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1培养模式班长,2018年以唯一非毕业生身份获得同济最高奖项——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研究生组提名奖。博士中期考核为优秀,在读期间连年获得包括杨佩昆奖学金、晏克非交通发展基金优秀成果奖学金在内的各项奖学金,已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9篇,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深度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三五专项、交通部行业研发中心设立等科研工作。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首届同济好班长、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先进集体标兵等荣誉。致力创新创业、知行合一,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雏鹰计划、同济创业谷梦想助力基金最高资助额等多项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不同团队获得包括11项国家级、16项省市级在内的三十余项科创竞赛奖项。


Q1:创新创业学院是什么?您学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王一喆: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是成立于2016年10月的平台型实体学院。由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志华院士担任院长。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融合的人才培养领域,以一流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践行以创新为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创新驱动、思创融合、专创结合、师生共创、技术转化的双创教育特色。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优化共生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如果说学习让我体味思考的愉悦,那么广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得以让我将内在动力转化为现实。在2017年我有幸入选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首届+1培养模式,并担任班级班长。同时项目负责人入驻同济大学创业谷并成为第八期孵化项目,先后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雏鹰计划、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创星一等奖和同济大学创业谷第二期梦想助力基金最高额资助等多项创新创业资助。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有机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努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实践,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Q2:您参加了众多创新创业竞赛、大数据与建模竞赛等,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竞赛经历?

王一喆:比较印象深刻的有两项,第一是在参加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在这场交通领域的顶级赛事中,我带领团队以参赛项目《智能驾驶小秘书》过五关斩六将,击败了包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263个复赛项目,并在总决赛中一举夺冠,代表同济学子首次站在了该项赛事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第二是在第三届滴滴Di-Tech算法大赛中,以“智慧信号灯”为主题,构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信号控制算法,面对全球算法高手,在导师杨晓光教授指导下,一路过关斩将,从4000余人,150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初赛冠军、复赛周冠军和决赛亚军,该算法在广州交警支队的邀请下进一步落地应用于广州市城区助力缓解交通拥堵,实现解决方案的“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被广州日报、新华网广东频道进行报导,同时获得广州市交警支队党委书记、队长欧日文的表彰。

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我带领不同团队获得包括11项国家级、16项省市级在内的三十余项科创竞赛奖项。回首这看似丰盛的成果,其实在记忆中更难忘的是团队成员们那无数个为了方案讨论的不眠之夜、在奖项背后不断的失败经历、与评委老师脑力碰撞后的不断完善以及对于专业所挥洒的青春与热情。


Q3:竞赛需要占用大量时间,您怎么协调竞赛和其他活动的时间?

王一喆:确实,在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过程中,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竞赛,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践行“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也就是通过各类科创竞赛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尝试应用于实践,同时在参加各种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对自己整体能力的提升,也是对自己博士研究体系的完善。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做好时间规划,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任务,拒绝拖延,相信通过不断的坚持,一定可以平衡好竞赛和其他活动的时间。


Q4:您有什么竞赛经验可以与学弟学妹们交流?

王一喆: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可以供学弟学妹参考。

第一,找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在研究任何问题或者完成科研项目之前,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核心,才能解决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团队借助政府开放数据及互联网行业数据等大数据资源,对交通问题进行追根溯源,进而形成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知识图谱,实现智慧出行的同时将城市交通拥堵防患于未然。在此过程中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为解决当地交通问题贡献力量。

第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的主要研究领域车路协同和智能网联车辆是融合了包括交通、汽车、电信、计算机等领域,因此若想在该领域完成研究和突破,除了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之外,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为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要完成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和创新必须要通过团队的力量。

第三,要勇于并且善于表达,我曾有幸被邀请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做主题报告,并以《交通运输工程学2.0》为题在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的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做主题报告,在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学校选拔的三个优秀项目之一,与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先生面对面汇报交流创业项目并获得指导点评。项目获得中国交通报、重庆日报、汽车财经网等权威媒体的报导。因此,勇于和善于对自己项目和科研成果进行表达,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获取他人的宝贵建议,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Q5:在参加竞赛的同时您还发表了众多SCI和EI、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那么您在科研,尤其是在SCI写作、润色上有什么经验?

王一喆:我始终坚信“天道酬勤”。我是那种对学习态度很认真,对目标很执着的人。这种品质激励我在从小到大无数次的困境中能够咬牙坚持。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的成绩向来是稳定而名列前茅。但是我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走着一帆风顺的道路,心中可以没有任何挂碍。相反,我面临过很多困难与抉择。每一次,我都用自己的理想来勉励自己坚持,在学习的道路上,且行且探索,留下了自己扎实的脚印。

因此,对于科研和论文撰写方面的经验,我想说清晰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我的导师杨晓光教授也常常教育我们“工程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是工学研究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等等,这些也都是导师教导我们在科研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也就是说,依托于实际场景找到痛点和难点,并将其层层剖析,把研究问题“小题大做”,即可形成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一定要注重团队合作,一人力量毕竟有限,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论文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Q6:自2011年进入同济以来,您一定是对同济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人、事、物等?

王一喆:是的,九年前,我有幸进入到了一个优秀的集体,能够被最知名的导师引领、与最活跃的同学争锋、用最开阔的视野探索科学。

感谢我的导师杨晓光教授对我的栽培,无论是对于学科知识的授予,抑或是对于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导师不厌其烦的引导和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我在学术和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行。感谢本科辅导员黄灿彬老师对我的教导,四年的辅导员助理工作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感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授课教师孜孜不倦的拨云见日,同窗学子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行政老师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九年多的培养使我不断增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见证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向着成为卓越工程师的目标不断迈进和奋斗的过程。感谢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同济创业谷的培养和支持,这样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完整的创新创业平台和培养体系,在给我们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启发我们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包容失败,鼓励我们在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资助,最终 激发我们创新创业的动力,培养我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同济是一片沃土,在九年的时间里,在她的滋养下我成长了、成熟了。一切的积淀,使我在学习与工作中多了许多从容与自信,我懂得了如何协调学习与工作,如何恰当地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奉献给学校与社会。而学校也给了我极大的荣誉与肯定。今天,回望已走过的时光,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却不是这些成绩和荣誉,而是在同济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让我学会了在竞争中挑战自我,在合作中欣赏他人,在成长中明确了人生的目标。九年中,同济给予我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机遇,更教会了我慎独、合作和仁爱。

温斯顿•邱吉尔曾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特殊的时刻,他就是为此而生。这个特殊的机遇,如果他能够把握,将使他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回首往事,如果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那就是九年前同济接纳了我。九年间我退去了青涩,学会了成长,带着团结、自律、自强和永不言弃一路走来,且行且探索,不断的追求卓越。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以行求知、以知促行、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yWRu6M0_a4tdAr-V9NOSA